《薰風》第8集 – 台灣懷日浪潮 美麗的時代,美麗的存在

台灣懷日浪潮

而隨著老屋活化熱潮的延燒,台灣人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的態度也起了質變。過去在開發至上的價值觀下被認為不值得保存的建物與遺跡,越來越受到年輕一輩的重視,各地的文史研究及保存團體百花齊放,儼然成為一股制衡傳統官商開發思維的重要力量。除了有形的建築本身,曾經在這些空間裏上演過的悲歡離合人生百態,都是滋養著這片土地的養分,理當受到同等的重視,因為若是少了這些往昔的片段,現時的我們必然無法完整。本次特集將從近年來在台灣社會中成為顯學的「懷日」情緒出發,回朔台灣人緬懷日本時代的歷史情感,同時檢視台灣各地在這波文藝復興浪潮中發生的官民衝突,更進一步反思文資保存在面對商業發展時的無奈妥協。

《薰風》第8集 – 台灣懷日浪潮 美麗的時代 ,美麗的存在

「哪個國家距離台灣最近?」
被這樣問到的台灣人,十之八九會回答「中國」吧。

其實,在宜蘭東方不到一一〇公里的海上,有座屬於日本的小島,她叫做「與那國」。
天氣晴朗時,從與那國島望向台灣,高聳入雲的中央山脈清晰可見。​
那是一段一衣帶水的奇妙距離。對與那國島上的人們來說,台灣是一個此生或許沒有機會造訪的地方,卻又是這輩子最熟悉的景象之一。

台日間的微妙情愫,就像宜蘭和與那國,似近非近,似遠非遠;感覺再熟悉不過,但又如此陌生。
台灣對日本的感情,在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時已向世界證明。
那是承襲自戰前世代,且早已內化到台灣人基因裡的本能。

以初夏的和煦南風,同時也是俳句的五月季語為名,這本雜誌將致力於傳播台日之間鮮為人知的歷史淵源,同時用學習及自省的視角來探索當代日本。
在東亞局勢詭譎多變的今日,台灣除了「哈日族」,更需要「知日家」。

《薰風》的問世,相信是台日歷史進程下的必然。

《薰風》第8集 – 台灣懷日浪潮 美麗的時代 ,美麗的存在

更多《薰風》

季刊薰風 臉書粉絲團

季刊薰風 官方網站

微貳獨冊

 

關於本集

發行人・主編: 姚銘偉

隨著本集的出版,《薰風》這本具有實驗性格,或說革命性格的刊物已正式走完
兩年光陰。創刊伊始,我們以「象徵台灣的神社」為題,雖招來「日奴」「戀殖」等不明究理的謾罵,然而待創刊號上市後,讀者們終於理解我們想做的,不過就是補完那段被掩蓋的在地記憶,並用全新的手法呈現而已,完全不是要拿日本的神社來象徵台灣啦(苦笑)。

台灣堪稱世界上最親日的國家,卻從《薰風》的出現開始,我們才擁有一本深入探討台日歷史淵源及日本文化的刊物;反觀普遍仇日的中國,在這方面卻是領先台灣。所幸,踏上知日之路永遠不嫌太晚。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社會基於歷史與地緣,對日本存在著特殊的情感,這其中有愛有恨;有不願再想起的苦痛,也有被傳頌至今的功績。老一輩的台灣人普遍對日本存有好感,甚至懷念那段被異族統治的歲月,若從台灣史的發展來看,這並不難理解,且應該被諒解。而年輕一代的台灣人,又是如何看待那段台日共有的歷史?從十年前的「老屋欣力」運動開始,台灣各地吹起老屋活化再利用的風潮,其中又以日本時代的建築最受青睞,成為年輕人創業空間的首選。這些未曾經歷過日本統治的台灣人,之所以喜愛日本時代的建築,不外乎受其美麗的外觀所吸引,進而在整修、翻新的過程中,重新認識那段被掩蓋的過往。

而隨著老屋活化熱潮的延燒,台灣人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的態度也起了質變。過去在開發至上的價值觀下被認為不值得保存的建物與遺跡,越來越受到年輕一輩的重視,各地的文史研究及保存團體百花齊放,儼然成為一股制衡傳統官商開發思維的重要力量。除了有形的建築本身,曾經在這些空間裏上演過的悲歡離合人生百態,都是滋養著這片土地的養分,理當受到同等的重視,因為若是少了這些往昔的片段,現時的我們必然無法完整。本次特集將從近年來在台灣社會中成為顯學的「懷日」情緒出發,回朔台灣人緬懷日本時代的歷史情感,同時檢視台灣各地在這波文藝復興浪潮中發生的官民衝突,更進一步反思文資保存在面對商業發展時的無奈妥協。

戰後政權帶來的扭曲教育及史觀,把台灣人國族認同的鐘擺推向極端,然而物極必反,如今,在民智已開的台灣社會,這股反作用力正以驚人的速度校正過去的謬誤。

《薰風》有緣在這個時代與各位共同見證這樣的歷史性時刻,幸甚。

目次

目次
● 關於本集(姚銘偉)
● 【月亮畫給太陽的情書】百合と月(奈美)
時事
● 【野百合と桜】いしかわ観光特使(丹羽文生)
● 【東京Business発信】日本旅館業的小蝦米們(余承儒)
特集
● 美麗的時代,美麗的存在(王佐榮)
● 鹿港尋日(李宗學)
● 模糊的嚮往—回不去的小京都(蔡承允)
● 戰後台灣民宅的日本表情(老屋顏)
● 怪手下的老屋漫遊者(張敬業)
● 文創氾濫下的台灣文史創作(李俊寬)
● 懷日氛圍中凋零的日治遺產(凌宗魁)
● 哈瑪星日治建築再生記(陳坤毅)
● 老屋與懷舊戀物癖(黃建龍)
● 正視日本時代,找回真正的台灣(台灣回憶探險團)
專欄
● 【洛東抄】神紋與寺紋的奇妙世界(蔡亦竹)
● 【讀・日劇】人事惡魔—你有辭職的自由!(陳奕齊)
● 【當世的民俗學】穿越時空的祭典浪漫—五山送火(林承緯)
● 【台島拾歲】古都戲影—日治台南戲院考(陳坤毅)
● 【岐阜紀行】穿越時空,見證戰國三傑的武士魂(月翔)
● 【京都花街漫遊】先斗町(太田宗達)
● 【日本佛教巡禮】藥師寺花會式(曾友志)
● 【台日美術漫步】鹽月桃甫的失樂園(陳譽仁)
● 【流轉的日產】西尾商店與福田商會(林俊昇)
● 【今天午餐吃什麼?】共働き世帯(Lulu EYE)
● 【長物誌】悍馬車上的戰士—Horseman Press Camera(楊格)
● 【書籍推薦】建築記憶的相簿(李清志)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Only logged in customers who have purchased this product may leave a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