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風Vol. 17 第17期 秘密結社

現代文學社群的發展遭逢抑止,傳統漢詩社群反而因當局欲塑造太平氛圍而重振,當帝國的「教化」之風,吹入民間,所幸仍有詩社自詡為輿論中介,將吟會活動視為社會參與的重要形式。日治時期的西洋畫會亦是一片蓬勃榮景,可概分為臺籍畫家為主的臺陽,以及日籍畫家所主持的臺灣美術聯盟、創元美術協會等,從對立到交流,在臺灣特有的暖融色調中,被國境撕裂的歷史情境,被祕密所包藏的黑暗之心,終能修復。

薰風Vol. 17 第17期 秘密結社

「哪個國家距離台灣最近?」
被這樣問到的台灣人,十之八九會回答「中國」吧。
其實,在宜蘭東方不到一一〇公里的海上,有座屬於日本的小島,她叫做「與那國」。天氣晴朗時,從與那國島望向台灣,高聳入雲的中央山脈清晰可見。
那是一段一衣帶水的奇妙距離。對與那國島上的人們來說,台灣是一個此生或許沒有機會造訪的地方,卻又是這輩子最熟悉的景象之一。
台日間的微妙情愫,就像宜蘭和與那國,似近非近,似遠非遠;感覺再熟悉不過,但又如此陌生。
台灣對日本的感情,在五年前的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時已向世界證明。那是承襲自戰前世代,且早已內化到台灣人基因裡的本能。
以初夏的和煦南風,同時也是俳句的五月季語為名,這本雜誌將致力於傳播台日之間鮮為人知的歷史淵源,同時用學習及自省的視角來探索當代日本。在東亞局勢詭譎多變的今日,台灣除了「哈日族」,更需要「知日家」。
『薰風』的問世,相信是台日歷史進程下的必然。
【創辦人 姚銘偉】

 

薰風Vol. 17 第17期 秘密結社

更多《薰風》

季刊薰風 臉書粉絲團

季刊薰風 官方網站

微貳獨冊

 

編者的話

關於本集

疫情之中,國境間熱絡的旅遊航線靜止於天際與大海,臺灣因防疫有成,使得國人旅行的熱潮湧回島內。值此時刻,《薰風》完整呈現一本近百年前日本家庭的臺灣環島相冊,內含約一百三十張依然細閃星芒的銀鹽相片、各地鳥瞰圖及手寫文字留下的思想痕跡,有如一塵掩已久、關於臺灣史的時光膠囊。

一九三六年七月,日記主人攜其家人搭乘朝日丸橫渡大海,從基隆港踏上島國北角,以大約二十天的時間環島一周,沿路拍攝常民生活、地方風土和原住民文化,並記錄當時臺灣的建設、物產及產業發展概況。這本神祕相冊從古董商轉入文史藏家之手,迄今我們對其來歷一無所知;至於相冊為何在近百年後,橫越漫漶時光中的戰火與洋流,承載日記主人一家的旅行記憶回到臺灣?或許是另一個值得追索的故事。

巨輪航行之時,日記主人拍下一張女娃照片,並寫道「韶子喜歡約翰.史特勞斯的歌劇《蝙蝠》」。據此推測,這段航程應有蓄音器同行,本集由此延伸,介紹一九二二年日本學者田邊尚雄來臺採集音樂之旅,以及一九一四年日本蓄音唱片老闆岡本樫太郎與臺灣音樂家們前往東京錄音的旅程,重現海上音聲交錯的身影。

港口、巨輪及綿密的海上航線,帶來越洋旅次慢速移晃的浪漫;縱貫鐵道上日夜穿梭的列車,則象徵急遽變動時代的到來。現代化的交通變革,無疑是日治時代人們大量移動的關鍵,也是旅遊產業發展的基礎。旅遊雜誌媒體的誕生,亦可作為產業蓬勃之證,一九二四年,大阪商船株式會社憑藉航線遍布世界的優勢,創辦發行《海》雜誌,透過內容,可略知一九二○至一九四○年代日本興盛的海內外旅遊風氣,並從中讀見日本文化人的遊臺見聞。

總督府積極推動臺灣旅遊活動,希望讓民眾看見殖民地的進步,隱含展現國力的目的,間接促進本島與內地的交流。媒體人德富蘇峰曾於一九二九年獲總督府邀請來臺視察,其文化觀察貼近統治者的立場;作家野上彌生子則於一九三五年日本統治臺灣四十周年活動之際,安排一場環島旅行,相較於蘇峰強勢的南進思想,她對異地文化則多了感性的體察。

野上彌生子訪臺期間,搭乘從知本到太麻里的火車時,注意到本島人與內地人自始至終不曾向對方致意,藉此點出內臺融合問題。這段觀察或可對照臺灣醫師吳新榮的經驗,他曾以〈疾馳的別墅〉一詩反映火車內部的階級之別。不過,火車環島仍屬日治臺灣文青的休閒娛樂,一路旅遊兼訪友,本集便從吳新榮的日記尋找線索,介紹他於一九四○年的火車環島旅行。

在二十世紀初期,疾馳的現代化進程中,劇烈變動又絢爛迷眼的城市,也成為作家書寫的主題。本集特別介紹傳奇作家翁鬧的東京旅程,然而此段旅程與青春等長,這位文友眼裡「夢中見過的幻影之人」,滿懷憧憬來到帝都東京,遊走在自己分明抵達卻始終未竟的,魔術般充滿神奇與未知的遠方。


薰風編輯部

雜誌目錄

封面圖  —  后大埔、前大埔及噍吧哖附近目籌測圖
關於本集                            (編輯部)

【專欄】

臺灣土木建築協會 現代風貌的造就及文化記憶的存續        (凌宗魁)

永遠的在野 記那年彰化文史團體的衝鋒陷陣                        (陳建融)

【特集】

噍吧哖事件 彰化縣大村鄉的參與者                                       (邱正略)

臺南文武廟碑記所呈現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政治迴旋            (陳文松)

在帝國的邊區結群 橫越界域內外的諸民與眾魂                   (梁廷毓)

江湖流變 地下秩序的集結及消長                                           (鍾秀雋)

臺灣京劇史外記 第一京班廣東宜人園與宜人京班               (徐亞湘)

無聲的你與無影的他                                                                (林太崴)

孤魂聯盟 曇花一現的日治臺灣無政府主義團體                   (陳飛豪)

一九二○年代,印刷廠裡一個廢稿的故事                              (徐禎苓)

最後的風情 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                    (黃美娥)

日本人畫會活動在臺灣  從臺灣美術聯盟到創元美術協會   (劉錡豫)

【文藝】

都市傳說大搜祕 島內最早的怪奇音聲錄               (林太崴)

旬味著時 消暑清涼                                                   (張琇媛)

從小市街到大都會  日本時代的臺灣都市計畫      (陳坤毅)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Only logged in customers who have purchased this product may leave a review.